77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_色婷婷久久合月综_淫男乱女小雄性事_姝姝的下面好湿好紧

 
目前位置: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動態

觀察|產業轉折時刻,紡織行業如何打造“新韌性”

發布時間:2023/10/09

知名學者施展在《溢出》一書中提到一個觀點,他認為過去多年中國制造非常重要的能力是韌性,韌性來自于廣大中小制造企業能夠把價格打下來、某一個產品的性價比做到更好,從而實現全球的競爭力。
  然而,現在這一能力受到一些明顯的挑戰,其中較為明顯的,就是需求端的變化。
  今年1—5月,中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6562.8億元,下降3.8%;1—5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紡織業利潤總額下降了27.8%。
  在這樣的產業轉折時刻,筆者前往江蘇常熟、蘇州,廣東汕頭等地,調研了紡織產業集群中的部分紡織企業,希望以典型產業的典型案例展示較多中小制造業的一線現狀,也從行業層面為更多企業和企業家提供一些思路啟發。
 
  細談現狀:
  挺著、扛下,期待未來
  “挺著”是江蘇常熟的一家小型工廠的主題詞。
  “我們跟其他老板聊天,這兩年能維持下去就能繼續做下去。”老板李國輝對筆者說道。
  這家叫旭捷的小工廠的基本情況是:產品為無紡布,員工數量9人,4個普工、4個技工、1個財務,每年花40萬租了一個2000平米的工業園廠房,擁有2條生產線。
  再細問,生產線機器都是從當地廠家購入的,每條生產線投資額不到200萬元;普工月薪5000,技工月薪1萬;老板早年在工廠打工、開過貨車,后創業做了多年塑料粗加工生意,屬于草根出身,轉行做無紡布三年;其產品銷往附近的長三角城市,杭州、上海等;每年做一千多萬元的營收,有一百萬左右的年純收入。
  這樣的情況多少有點出乎筆者的意料。
  再進一步問36歲的他:“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他的回答較為樸實:“勤快!”比如,每周有三四天出差跑客戶。
  據了解,在其附近工廠中,20%—30%就是這類小微企業。
  相較之下,蘇州的工廠新合佳針織服飾已經做得更深了一些,其公司員工45個左右,最近兩年的年營收在1300萬元到1500萬元左右,凈利潤維持在10%—20%。
  當問老板馮其峰怎么做到的,他說:一個是質量,一個是交期。“保質量、保生產、保交期,把這三個主要抓住,那基本上客戶滿意了。”說到質量,他有二十多年的行業經驗。
  更關鍵的仍是交期,而依靠則的是“扛”。他舉了一個例子:“去年一個訂單受疫情影響,客戶交期又急。我們這邊工人就開會想辦法,連夜加班幫他改工序,單子給到后,客戶滿意度沒話說!”
  可見,雖然行業整體形勢不佳,但仍有一些中小微企業似乎可以憑借著經驗、努力和勤奮,保持相對穩健的發展水平和利潤收入。
  他們對未來的預期也比較務實,“現在想就是安穩一點,保持現狀”,但考慮未來形勢樂觀便擴大生產,這是馮其峰的看法。此外,也不乏有更樂觀的心態,主要得益于部分細分賽道的增長前景。
  “(觀察市場)內衣、內褲的更換頻率比以前要高了。一線城市已經普及了,二三四線城市到農村以后都會普及。”上述汕頭的內衣褲領域的頭部企業董事長說道。
 
  何以堅挺?
  產業集群與小微企業的關系
  如果從企業自身角度觀察,李國輝、馮其峰身上似乎沒什么獨門秘訣。一樣的草根出身,李國輝已經敘及,馮其峰一線工人出身,早期創業投入不到10萬塊錢。一樣的靠砸時間和力氣,拼殺出一條路子。
  改革開放四十五年來,中國一躍成為制造業“世界工廠”和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以及大型網購市場,需求和制造的交替膨脹,讓中小企業也有空間找到自己的機會。
  落到具體的地方,就是匹配這一趨勢的產業集群。江蘇是紡織服裝業大省,連續36年產業總量全國首位,其中常熟、蘇州吳江區、江陰是重鎮,均有千億級紡織服裝生產基地。
  馮其峰的感受是,蘇州紡織業發達,競爭較激烈,但同時也有利于拉動企業與時俱進。“老的器材用3年就跟不上節奏了,更新跟手機一樣。這些年質量標準最起碼提升了20%—30%。”
  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中國企業專業的終身教授李平認為,產業集群的優勢核心是:降低整體創業成本,促進同行信息共享、快速反應。具體來說:具有研發實力的頭部企業的創新可以帶動同一產業鏈上的不具有研發實力的企業的創新;市場新流行趨勢和爆款產品爆發出的巨量需求可以在短期內給予生產力的滿足。
  汕頭的紡織服裝產業也超千億規模,汕頭服裝頭部企業廣東凱迪服飾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馬慶渲的話比較典型。“很多是小廠家,與我們‘做互補’,他們沒有品牌、銷售渠道,貼我們牌、走我們渠道,這是一個方向。另一個方向是我們提供版式、樣品、面料,他們只做加工。”他告訴筆者。
  與此同時,另一方面,當地相關產業人才資源較豐富。“有的工人跟我估計也有15年以上,正常都是七八年以上。”以至于挖人事件時有發生。“有的人如果別人給的工資高,他就走了。”他說。
  李國輝注重的是這一生態圈里的人情。“開拓新客難,主要靠老客戶維持。上下游的客戶也不敢有太多新動作,以維護老客戶為重,避免不確定性風險。”這是普遍情況,與之對應的是,老客戶之間的賬期執行并不嚴格,包容度高。
  也就是說,李國輝、馮其峰們過去的成功以及當下的韌性是建立在背后龐大的產業集群基礎上的。
  這幾乎是發生在其他產業集群的共通情形。過去兩年時間,筆者還走訪調研了紹興柯橋的紡織印染業、山東曹縣的漢服制造產業、廣東汕頭澄海的玩具產業、浙江桐鄉濮院的羊毛衫產業……這些地方優勢產業集群帶,都以小微企業為主體。
  從這個意義上說,小微企業的持續性成功離不開相應的產業集群帶的呵護與扶持。
 
  打造“新韌性”:
  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路
  提起未來,許多行業聲音對中小微企業如何打造“新韌性”充滿關注。比如,以下是筆者在汕頭、杭州等地調研收集的部分紡織業企業家聲音:
  1. 國內企業著力于性價比的競爭模式與傳統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可能已經到達極限。廣東凱迪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慶渲表示:“現在產業鏈之間的合作模式接近極限了。比如我們現在已經要求每一個合作工廠就做某一個品類,必須把產品的性價比做的更好,否則沒有競爭力。”
  廣東百利安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勇標也強調說:“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不再擁有勞動力的成本優勢了。”
  2. 新渠道、新流量、新技術將傳統商業模式的流量和市場吞噬殆盡。廣東百利安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勇標坦陳:“銷售渠道已經被線上多渠道分散、分化,對中小企業的實際經營造成挑戰。”“傳統落后產能,長遠看要被現代先進產能取代。”一位總部在杭州的國際化紡織企業創始人如是說道。
  基于以上背景和現狀,以下是筆者綜合調研總結的主要破局方向:
  首先,企業應該專注于細分的、獨特性的企業賽道和產品定位。具體來說,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己能做的、小而美的產品定位,深挖下去。其中包括了原料、技術、人事組合、供應鏈管理、產品、營銷模式、服務場景等豐富的可創新空間。
  其次,從整個產業集群、產業鏈著眼,找到更有利的、更具有差異化競爭力的位置。比如,在產業集群扮演一個較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與上下游的龍頭或非龍頭企業相互呼應,相互支撐。
  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終身教授李平認為德國、日本等產業集群可以作為參考:德國制造業體系中有大量小而美的企業,它們相互直接競爭的程度較低,更多是高度差異化、各有所長的,以及相互配合、利益共享的。
  第三,從科技視角出發,企業應該抓住數字化轉型的不可逆潮流。不久前,筆者調研了兩家杭州的紡織業數字化代表性企業,它們分別是國內最早轉型3D虛擬設計的服裝企業和國內最前沿的3D虛擬設計軟件的開發企業。
  這一技術可以使得傳統的國內服裝企業與外貿客戶的前期的產品溝通時間大為縮短,雙方在線上采用3D虛擬設計軟件共同參與設計并敲定服裝款式,再打樣寄送最后修改確認,從傳統的兩周時間縮短到八個小時。其未來的潛力還在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線上一條龍合作,充分實現降本增效。
  最后,從全球化視角出發,企業應該適時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這方面已經誕生TikTok、SHEIN、Temu等代表性大型企業。前不久,筆者在紹興也發現一家國際知名的小型印花企業,企業只有65個人,但在錦綸印花技術領域全球領先,客戶包括了加拿大鵝、Lululemon、日本東麗、北面等國際大牌以及巴黎奧運會,發展相當穩健,充滿前景。可見小微企業也可以適度國際化發展。
  眾所周知,小微企業是社會吸納就業的主力,是經濟活力的晴雨表、溫度計,應該著力聚焦重視、助力排憂解難。紡織業是我國支柱性產業經濟,活躍著無數個李國輝、馮其峰們,他們的生存發展關乎整個產業,關乎你我。